革命前夕的摩托車日記
. The Motocycle Diaries
巴西上映日期: 2004/05/07
北美上映日期: 2004/09/24
台灣上映日期: 2005/02/25
導演: 華特沙勒斯 Walter Salles (中央車站)

不是英雄事蹟,而是兩條生命的短暫平行
.他們有共同的志向與夢想. - Ernesto Che Guevara 1952 -

我在Oct. 14以期待的心看完這部電影, 卻在Nov. 18在五分舖採購後的疲憊坐下來書寫。當然, 之間沒有相關聯性。只是, 為何延遲這樣久的時間, 我也想知道原因。
 
追尋生命美好的勇氣與生命的關懷使我敬畏。面對這樣的旅行就上路了嗎? 儘管我沒有想要成為革命家。
 
1951患有氣喘23歲的埃內斯托格瓦拉 (Ernesto Che Guevara, 1928~1967) 及其醫學院友人29歲的阿爾貝托格拉納多 (Alberto Granado) 滿載青春憧憬與理想, 騎上屌車 (諾頓500重型機車), 展開一段縱貫南美大陸的拉丁美洲摩托車之旅, 從家鄉阿根廷布宜諾艾利斯出發, 智利、玻利維亞、秘魯、哥倫比亞到委內瑞拉五個國家歷時八個多月一萬三千公里。
 
這是格瓦拉在旅程中經歷壯闊豐饒而迥異的大地景觀, 體驗自五百年前殖民者登陸以來,這塊土地所承受的種種美好與苦難;貧富的懸殊、階級的對立、種族的剝削、帝國的壓迫, 用日記記錄下的觀察。
 
兩個年輕生命在旅程中不停地衝撞與經歷的美好交織成一幅畫。
 
濃密黝黑的鬍子、革命裝束與貝雷帽, 瓦格拉的 "拉丁美洲革命英雄" 圖騰延燒至全球與游擊隊、暴力、革命和左派字樣連結在一起, 象徵理想主義永不熄滅的抗議場合中號召不同世代的青年投身改革事業。
 
這是早期革命者氣息的醞釀, 看到格瓦拉浪漫多情與濃厚的人道主義情懷, 他將手上僅有要買給心愛人禮物的錢給了臉上的滿是悲傷的一對夫婦。他們的臉我至今無法忘懷。他在麻瘋病院企圖打破人與心之間的藩籬在夜晚支身橫渡兩岸(亞馬遜河, 河面還是海面?), 我在那時熱淚盈框。他用生命和身體表達他的無可抑止的終極悲憫與關懷。
 
電影中的格瓦拉隨時在讀書與記日記和拍照。這是知識力量的延伸與累積。
 
這是生命中熱情展現無疑的"自助旅行", 充滿夢想革命家的早期浪漫啟蒙。
 
有一天我踏上南美的時候, 在我腦中會浮現機車馳騁的赤裸的青春無敵。

(
附錄網路資料截取) 導演華特沙勒斯(Walter Salles1998的作品【中央車站】以公路電影為經,女主角朵拉帶著小男孩約書亞返家尋親的故事為緯,譜寫出一曲溫柔包容的南方之歌。該部電影隔年以橫掃千軍之姿,囊括諸多全球一流影展重要獎項,包括柏林影展金熊獎、金球獎最佳外語片、美國國家影評人協會最佳外語片,以及奧斯卡金像獎、法國凱撒獎、獨立精神獎等提名。其耗時五年的最新作品,即是根據南美革命英雄切格瓦拉年輕時的旅行記事「革命前夕的摩托車之旅」(The Motorcycle Diaries)改編。而飾演青年格瓦拉的演員,則是曾演過【你他媽的也是】,有西班牙語系梁朝偉之稱的俊秀小生蓋爾嘉西亞貝納Gael Garcia Bernal。他靦靦中帶有剛毅的獨特魅力,以及放電力超強的雙眼,不但吸引華特沙勒斯的目光,就連西班牙國寶阿莫多瓦也讚譽有加。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essieSpac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